- 专家问诊,提供专业建议
- 急速响应,体验省心
- 根据需求灵活定制解决方案
PPT设计的建议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下)
标签:- 2017-8-08 作者:胡子帽子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与学习过程不直接相关但可通过教学设计来调整。降低外在认知负荷要比内在负荷容易得多。
① 减少冗余信息
设计PPT时为了简单明了要做到:
(1)删除一切与主要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装饰性信息;
(2)当声音和文字表达同一信息时删除一种媒体;
(3)当图片可以表述清楚时一定不要用文字描述;
(4)PPT页面转换时的动作不能太复杂,时间不宜过长。
② 风格设计统一
设计PPT时要有统一的模板,背景图要能突出文字,文字的颜色不宜过多,导航图标含义明确有固定的位置,让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感到风格熟悉减少阅读时间从而降低了外在认知负荷。
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是由学习过程中用于建构图式或图式自动化活动引起的,它不仅不阻碍学习反而促进学习。为了提高相关认知负荷,设计PPT时应做到:
① 样例与实际联系
教师在PPT上呈现样例会让学习者对样例形成自我解释和理解活动,促使学习者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4],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实际用途的,从而增加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兴趣,对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有促进作用。
② 导航归航
导航归航也就是说教师设计PPT的总结部分,让学生了解本堂课所学的重点框架是什么,这样学生头脑中一个个零星分散的知识就可以各归各位,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找到自己学不会的是哪个分支体系,一些零散的内容是属于哪个分支体系,同时对于章节复习奠定基础,对提高相关认知负荷有很大帮助。
③ 设计思维导图作业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设计不同形状的思维导图,每个节点都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在作业时不仅要回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体系,还要从中加以整理找出之中的联系才能完成整个思维导图,这为知识的梳理和再建构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了相关认知负荷。
以上就是所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PPT设计提出的建议啦。用认知负荷理论来指导PPT的设计,让信息内容呈现的更简洁,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研究人员应该努力的方向。
品牌设计-关闭暂无最新文章查看全部推荐文章>
推荐人才
免责声明:
网站文章均由网站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 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1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