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问诊,提供专业建议
- 急速响应,体验省心
- 根据需求灵活定制解决方案
翻译的基本原则
标签:- 2017-11-29 作者:张馨月717
无论是旧大纲的“听、说、读、写、译”,还是新大纲中的 “读、听、说、写、译”,在这五项基本技能中,翻译都排在最后一位,这就是说,翻译是大学英语中最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今天想为大家讲讲翻译的一些原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换序原则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遇到宾语特别长的句子时,很多人往往容易根据习惯亦步亦趋地处理主、谓、宾的关系,结果导致中文译文的宾语过长,整个句子显得头轻脚重,不符合汉语习惯。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采取换序原则:先把宾语译出,然后再译主语和谓语。请看下面两个的例句:
e.g. The project budget sustains both the exis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fiscal solvency of the university.
研究生的存在、大学的资金偿还能力,这些都依靠项目预算。
解析:此题中的谓语是“sustain”,表示“维持”的意思。它所接的宾语“the exis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fiscal solvency of the university”也非常冗长,故先将宾语译出,然后再译出主语和谓语,这样才能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在英语中还有一类句子通常也是用换序的方式来翻译,那就是无生命主语句。无生命主语句的主要特征是: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且主语表示的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这类句子,最常见的译法是将主语和宾语互换翻译,使得译文符合中文习惯。请看下面一个例句:
e. g. From the moment we stepped in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re and kindness surrounded us on every side.
一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我们就随时随地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照顾。
解析:这个例句的主语是“care and kindness”,它是动作“surrounded”的执行者,但由于它表示的是无生命的概念,若按英文的“主—谓—宾”语序翻译成中文,势必会讲不通。所以,在翻译该句时,应该将主语和宾语互换翻译。
二 动宾连接原则
在英译汉时,有许多翻译错误来源于动宾短语的翻译不当。许多人在翻译时常常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左到右来确定动宾短语的翻译,即先确定动词的含义和翻译,再确定宾语的含义和翻译。但事实上,这种译法很容易造成译文的动宾短语搭配不当。
e.g. The power of markets and new technology, once unleashed, would address most of the world’s ills.
市场和新技术的能量一旦得到释放,将能够解决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
解析:这个例句中的“address”和“ills”构成动宾短语。首先,我们来确定宾语“ills”的含义:它表示“烦恼,不幸”,此处可译为“问题”。然后,我们再来翻译动词“address”:“address”有“对付,处理”的含义,为了与宾语“问题”搭配得当,可将“address”译为“解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首先去确定动词“address”的含义,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address”的含义很多,而且其作“对付,处理”解的用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又比较少见。
简而言之,“先宾语,后谓语”是动宾连接原则的核心思想。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每当翻译动宾短语时,我们都应该首先考虑宾语的译法,然后再确定动词的使用。
翻译暂无最新文章查看全部推荐文章>
推荐人才
免责声明:
网站文章均由网站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 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